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共享单车:让“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编辑日期:2017/6/9 9:57:29   作者:新闻中心   

摩拜单车“为合肥发电”活动吸引众多年轻人.JPG

在罍街举办的摩拜单车“我为城市发电”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

市民在用手机APP寻找单车.jpg

市民在用手机APP寻找单车

我区望湖城内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jpg

我区望湖城内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

武汉为共享单车贴上文明标语.jpg

武汉为共享单车贴上文明标语

一名“单车猎人”正在“解救”被损坏的单车.jpg

一名“单车猎人”正在“解救”被损坏的单车

核心摘要:作为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我们有着独特的自行车记忆。从上世纪80年代的“老三件”,到渐渐淡出人们视野,如今自行车以“共享”的方式卷土重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单车成为近两年中国城市中的一抹亮色。小橙车、小黄车、小绿车、小红车……共享单车在普及绿色交通理念、连接起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城市管理和交通发展的诸多讨论。

目前,全国约有2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覆盖众多一二线城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共享单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

何谓“共享单车”?即,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共享单车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就推出了政府主导的免费自行车,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摩拜单车,已属于第四代共享单车的范畴,其最初形式在2005年的匈牙利出现。据统计到2015年,世界各地有超过650个城市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共享单车服务。

共享单车进化轨迹

第一代共享单车起源于1965年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使用的是普通自行车,为纯政府公益项目,免费供市民使用,不设固定站点,随用随还。

第二代共享单车于199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推出,为定制车辆,设有固定的桩式站点,使用时需投入一枚硬币解锁,免费使用,车辆可归还到任意站点,归还后退回硬币。

仅在3年以后,法国雷恩就出现了第三代共享单车。该类型的单车仍然采用定制化设计的车辆,设有固定的桩式站点,使用智能卡(需提供个人信息注册)取车,前30分钟免费使用,超出时间收取少量费用。

第四代共享单车于2005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首先投入运营,采用定制车辆,内置GPS、智能锁等电子设备,无固定车桩,用户在手机端安装APP可以搜索到附近的车辆,随用随还,收取少量的使用费。分享推广App的用户,可以获得少许现金奖励。

虽然早在2008年,杭州就开始在全市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但这一模式仅在北上广等城市较为盛行。2016年4月22日,摩拜单车在上海正式投放第一辆车。随后不到一年,超过26家共享单车企业加入战局,竞争由一线城市延伸到三四线城市。

通常来说,共享单车主要解决城区内市民临时短途出行,如接驳地铁、公交站点与工作单位或住宅小区的通勤,连接起城市“最后一公里”。

但在我国,共享单车企业似乎不仅仅将其是做城市辅助出行的工具。如人口2300万人左右的上海,2016年底共享单车投放量超过45万辆;2100万人的北京,共享单车的投放量也超过10万辆,投放数量的增加远远大于人口和面积的增加。

共享单车缘何逆势走红

实名注册并缴纳一定的保障金,打开手机APP,实时地图就可以查看到附近可租用自行车的分布。点击屏幕上的单车图标,就近选择一辆,系统会自动显示路线和步行所需时间。有些共享单车甚至还提供寻车铃找车、提前预约等功能。骑行结束后,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即可完成交易。对于在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而言,便捷的操作使之很快在年轻人中推广开来。

“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包含着炫耀、展示的欲望,也包含着分享的快乐。”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这样认为。单车文化其实也是一种绿色文化。经过互联网技术加持的共享单车,正在使低碳出行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年轻人时常把自己的骑行记录、减排成绩单分享到社交圈里,互相比拼运动成绩,这些基于社交软件的分享也让骑行变得更加有趣。

根据高德地图与国家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近日联合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驾车用户5公里以下短距离出行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3.2%。从全国范围来看,90%以上共享单车出行场景集中在5公里以内。

2016年下半年以来,大量应用创新型的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遇冷,共享单车却在资本寒冬中逆势走红,成为现象级存在。这说明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议乃至网约车的发展,仍然没有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共享单车在短途出行这一细分领域的优势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认可。

从共享经济的角度看,共享单车有着坚实的盈利基础。共享经济代表了一种趋势,人们会从重视工具的所有权,到逐渐重视其使用权。在信息时代里,当互联网信息的准确性实现后,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的便捷将不断流动,实现公共到私人的让渡。

从“共享”向“共治”转型

共享单车受到热捧,但也出现了故意损害单车、私自上锁,刮掉二维码等乱象。“共享单车与政府公共服务存在重叠,政府与企业理当有更完善的合作机制。如果说掌握了“共享”作为核心驱动力的共享单车企业在过去一年完成了商业模式转型,从‘共享’到‘共治’的治理模式转型势在必行。”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褚大建说。共享单车的投放、骑行和停放的管理已成为新的城市治理热点。

2016年12月27日,深圳市首先出台了国内第一部“共享单车”管理导则,《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自行车停放区(路侧带)设置指引(试行)》,对乱停放等热点问题进行规范。其中,明确指出,平台应建立用户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引导用户形成良好出行习惯。对违反自行车道路交通通行有关规定或违规停放自行车的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有关单位将按职责进行处罚,并将其违法违规信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随即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也相继出台相关草案办法。例如,上海的黄浦、浦东等区相继公布非机动车禁限区域,通州等地试点共享单车电子围栏。5月22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也对外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公安交管部门和城管部门共同对共享单车停放实施管理;运营企业要落实对车辆停放管理的责任,及时清理违规停放、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提供服务的车辆,对于不作为的企业将采取公开通报、限制投放等惩治手段。

目前,摩拜单车不仅鼓励用户参与车辆管理、举报乱停放车辆外,还对车辆进行实时调度。通过用发红包的方式鼓励用户骑走乱停放的车辆,将车骑至智能推荐停放点,有效降低车辆调配的管理成本。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单车猎人”,专门寻找各种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案例进行举报。

共享便利 更要共享文明

随着越来越多单车上路,倒逼城市交通系统进行升级。今年,合肥市公布了《合肥市慢行系统完善工程实施方案》构建安全便捷的慢行系统,支撑合肥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记者从区住建部门获悉,今年我区计划对一环以内的宣城路、桐城路、巢湖路等6条道路进行慢行系统提升,便于市民绿色出行。

近来,细心的市民朋友也可以发现,路边多了不少共享单车停放点。在马鞍山与太湖路交口,一块高约2米、宽约50厘米的共享单车停放点标识醒目,引导市民来此处停车、取车。我区望湖街道在马鞍山沿线按照地铁口出入口、公交站台、学校、商业综合体等优先的原则,在马鞍山路(望湖街道辖区)设置26个自行车停放点位。包河区望湖街道城管办负责人介绍道,“共享单车的各类违规现象,主要还是公司管理不到位,市民使用不守规,希望通过设置此类推荐停放点,引导市民有序停放,让共享单车真正造福市民。”

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滨湖城管先后约谈了ofo、摩拜等单车企业负责人。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承诺,今后将通过多项举措加强共享单车停放管理,将增加网格运营、维护、管理人员,将共享单车投放在规范的停车区域内,后期逐步建立用车人规范使用积分机制,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路面违停现象。

(综合《法制日报》、《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