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合肥市包河区在安徽率先实行“河长制”四年后

工人日报头版头条:河里终于看到活鱼了

编辑日期:2017/5/21 16:57:17   作者:工人日报   

    4月底的一天,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姚公社区党支部书记俞兵在“走河”时突然发现,河里竟然有一条很大的鱼在悠然自得地游着。这种景象,俞兵已经好些年没看见过,他立刻拍下照片并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中。

  俞兵既是社区书记,也是一名最基层的“河长”。每个星期他都会沿着自己管辖的河边至少走一圈。在这种被称为“走河”的日常工作中,俞兵体验到了一名“河长”的酸甜苦辣。不过,在看到河里活鱼的那一刹那,俞兵全都释然了:“再多的辛苦,现在也值了。”

  “何时能重回儿时的清澈”

  十五里河由西往东贯穿合肥西南,最终汇入巢湖,被当地居民称为合肥的“龙须沟”。俞兵自小在河边长大,当时,这里算是城市远郊,周围一片农田,在河边捉鱼抓虾甚至游泳也是常有的事。后来,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远郊成了市区,同时带来的变化是,河水渐渐污浊,小鱼小虾也无影无踪了。

  两年前,俞兵到社区担任支部书记,也从老书记手里接过河长重任。虽然这个河长只管辖十五里河上游仅一公里长度的河段,但俞兵感到责任重大。“何时小河能回到儿时的清澈?”发现河里又有活鱼时,俞兵心生感叹。毕竟,现在的十五里河水离“清澈”仍相距甚远。即便如此,他在十五里河发现活鱼的消息仍在朋友圈被众多好友点赞。

  流经城区的河流,往往受到居民生活和企业排污的影响,极易被污染且治理难度较大。合肥城区最终流入巢湖的5条河流,入湖口都在包河区。地处“五河”下游,包河区是各类河体污染和地表污染物质的“沉积地带”。

  若干年前,河流与湖泊的交汇处常常出现泾渭分明的景象。尽管水体相连,但河里根本见不到活鱼活虾,这种情况即便在入湖口的地方也是一样。在俞兵在上游发现活鱼之前,最下游的董城村主任、河长孙志新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发现,河里竟然能都捕捞到巢湖特产——白米虾和银鱼了。“一切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孙志新说。

  治河“全区总动员”

  无论是俞兵还是孙志新,谈到这种变化的起因,他们都指向4年前开始实施的“河长制”。从2013年开始,合肥市包河区借鉴无锡水环境治理经验,全面推行“河长制”,成为安徽最早试点“河长制”的地方。

  这项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系统以推进截污纳管、水质监测、清淤疏浚、点源共治、生态修复等为重点。包河区为此形成了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小三级”河长制结构。刚开始时,治河几乎成了“全区总动员”的工作。社区级河长每天“走河”,街道级河长每周至少一次“走河”,区级河长不定期“走河”。

  据包河区义城街道干部刘风云介绍,河长“走河”时遇到的任何问题,都会立刻上传到“环保群”和“三线三边群”里。“整改过程和结果同样要发到群里让所有人看见,可见当时的压力之大。”

  “有在河边违章建设的,有毁绿种菜的,有偷倒垃圾的。” 俞兵说,这些事他都要管,又没有好的办法,只能靠死看硬守。白天,河边有清扫保洁队员值班,还有志愿者不定时护河;晚上,社区组织了一支由4人组成的巡逻队,在偷倒垃圾最高峰期间开展巡逻。

  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有个漂浮物,而由于河水的流动性,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管辖的那一段河道随时保持干净。义城街道施口社区党支部书记宣长龙是南淝河最末端入湖口一段的河长。每逢夏秋季节,一场大雨后,所有的漂浮物都会汇聚到那里。整个河面上全是垃圾,最严重的一次,他们不得不一次出动50多人突击清理。

  虽然社区工作很多很杂,但“一把手”们谁也不敢轻视河长这个兼职。在俞兵看来,河长与安全生产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两项工作都会一票否决”。

  一顶沉甸甸的帽子

  在包河区的区、街镇、居村“三级河长”体系中,区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分管负责人分别担任域内主要河流的“一级河长”,其他区领导任“一级副河长”。

  各级河长牵头组织所管河道水系综合整治方案的制订、论证和实施,并做好下一级“河长制”工作的日常调度和督查。一级河长每个月召开一次调度会,交流、点评、布置工作。二、三级河长根据责任河段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巡河和调度工作,在一线推进各项整治任务。全区逐级签订“河长制”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区年度目标考核和干部绩效评价,实行“一票否决”。

  “走河”制度从河长制开始实施时就逐步落实。三级河长、副河长必须经常性地巡视辖区内所有“沟、渠、塘、坝”,现场查找污染问题。一开始,像俞兵这样的社区一把手需要每天至少“走河”一次。现在一切好转后,三级河长则根据不同情况平均一周“走河”23次。“”走河“不是散步,既要发现问题还要处理问题,一次”走河“有时就要两、三个小时。”宣长龙说。

  河长的办公室里挂着各条区级河道流域、汇水区范围水系分布图,具体分流域、分片区的河流、沟渠等水系情况和流域内村居分界情况。他们形象地称之为挂图作战。“战斗”最激烈时,全区干部总动员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包河区政府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累计取缔地沟油炼油厂、塑料造粒厂等各类违法污染点源414家、完成整改335家,关闭违法畜禽养殖场227个。

  据包河区政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曾多次对河流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坚持执法“零容忍”,坚决捍卫“河长这顶沉甸甸帽子的荣誉”。(记者 陈华 本报通讯员 钱江 李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