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安徽日报:激活基层妇联组织“神经末梢”

编辑日期:2017/3/27 17:05:48   作者:安徽日报   

    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城市社区妇联“扩容”,充实乡镇(街道)妇联队伍,合肥市在我省率先启动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打造专兼职妇联干部队伍,构建区域化妇联组织网络,壮大基层工作力量——

    本报记者 贾学蕊

    队伍壮大 村级妇联干部变单枪匹马为团队作战

  “过去村里只有我一个妇联干部,还要兼任村团支部书记、计生专干。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后,全村共有9名妇联干部,在群众中影响力大了,各项工作开展得更精细,更有针对性,服务妇女和家庭的力度也更大了。 ”3月20日,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妇联主席沈翠兰高兴地说。

  沈福村观光农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全村2000多常住人口中仅育龄妇女就有500多人,身兼数职的沈翠兰对妇联工作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2014年当选村委会主任后,她主动辞去其他兼职,仅保留村妇代会主任职务,还把自家果园的种植面积从50亩压缩到20多亩。尽管如此,仍然“忙不过来”。

  去年10月,沈福村召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里也是全省第一个村级妇联班子。新班子9名成员各有所长,大家相互配合,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

  有着大学本科学历的青年妇女刘言莉,是村留守儿童活动室负责人。当选村妇联副主席后,她包揽了全部宣传事务,还在留守儿童活动室组织开展亲子活动,为有需要的家庭上门开展家庭教育。因为文化程度高、教育孩子“有一套”,刘言莉很受家长和孩子们欢迎。

  种菜能手曹绪琴刚当上执委,就接到村妇联委派的任务:帮扶霍邱来村务农的刘修红、付应勤夫妇掌握蔬菜种植技术。刘修红夫妇在沈福村流转了5亩地种植蔬菜,因为不懂技术,产量质量上不去,一家五口生活陷入困境。曹绪琴与他们结对后,从整田、施肥、播种到开展田间管理,毫无保留地把种菜技术传授给他们。几个月下来,刘修红家的大棚里,黄瓜、莴苣等蔬菜长势喜人,芹菜亩产达到上万斤。

  作为全省3个改革试点市之一,合肥市在全省率先试行村妇代会改建妇联,改建后的村级妇联由原来的1名妇代会主任,增加到10名左右的妇联干部。

  沈福村所在的大圩镇,15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会改联”,辖区6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建起妇联组织,镇妇联也充实力量,从仅有1名妇联主席增加到1正3副9名执委共13人。改革后,全镇专兼职妇联干部增加到200多人。

    活力迸发 女性实现诉求展现风采平台更加广阔

  不占编制,不拿工资,62岁的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妇联执委刘芸却有“使不完的劲儿”。她说:“我在妇联找到了归属感,我热爱这份事业。为妇联和女同胞服务,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

  滨湖世纪社区是拥有12万多人的街道级大社区,社区80%以上的家庭是市外迁入家庭和流动租住户,妇女数量4.7万人,还有很多陪读妈妈。社区女性在与人交往、参与社区治理、提升自我能力等方面有着多元化的需求。 “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有能力,愿意为大家服务,都可以参与执委竞选,借助社区妇联的平台实现合理诉求,展示女性风采。 ”社区妇联主席毛红说,社区妇联“扩容”后,执委从11人增加到37人,最大限度地吸纳各领域的优秀女性代表。

  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虽地处滨湖世纪社区,但不属于地方管理,过去很少和社区打交道。该行干部何玥当选社区妇联执委后,与同事一起走进社区和群众互动,传授群众假币识别和防范金融诈骗知识。这也是该单位与社区妇联的第一次互动。

  省红十字会举办捐献眼角膜公益活动,毛红原以为不会有人响应,谁知振杰居委会主任、执委王李平发动3名志愿者一同赶到活动现场,签下了捐献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执委汪琪玲邀请知名中医专家开展女性健康养生讲座,可容纳200人的大教室里座无虚席;执委杨梅牵头,为外来务工的大龄女青年举办相亲交友活动;执委章荣与百大购物中心联系,向社区女性传授穿衣搭配、化妆护肤等知识……“身处其中,能深刻感受到妇联组织的活力被激发出来。 ”滨湖世纪社区妇联副主席梁平说,无论是妇联干部,妇女代表,还是普通女性,都表现出强烈的参与热情。

  大圩镇“徽姑娘”创业联合会是全省首个妇女创业联合会,在各级妇联大力扶持下,联合会短短几年涌现出200多位女性致富带头人,带动3000多名女性致富。联合会2013年创立之初就成立了妇委会,去年“升级”为妇联。 “当上妇联主席、妇联执委,就要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 ”联合会会长、妇联副主席吴大珍表示,她们将努力发挥好带头作用,各尽所能,通过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分享经营经验和市场资源等,带动更多妇女姐妹共同致富。

    服务延伸 使妇联组织工作触角覆盖全区域

  合肥市妇联主席王兴梅介绍,按照省妇联要求,合肥市将在今年5月完成全市所有村改建妇联、社区妇联“扩容”试点工作。该市还积极探索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和行业条块分割的限制,构建区域化的妇联组织网络,并在全市150家“两新”组织中新建了妇联组织。

  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后,如何更好地服务妇女、服务家庭? “我们提出打造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象美、诚信美的‘五美’女性,以女性素质提升促进家庭文明建设,推动社区和睦、社会和谐。”王兴梅说。在具体工作中,她认为城市和农村应当各有侧重,因地制宜,在城市社区注重打造和谐家庭、和睦社区,在农村则侧重于加强创业就业引领,带动妇女及其家庭增收致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并不富裕,带领妇女群众增收致富成为增强妇联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的一个重要抓手。

  “改革中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女性,她们对加入妇联组织、服务妇女群众有满腔的激情。而要把工作热情转化为工作能力,还需要一个过程。 ”合肥市妇联副主席陈晓虹介绍,包河区妇联已着手对兼职妇联干部开展培训,市妇联也要求各县区对新上任的妇联执委开展有计划、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她们的履职能力。

  合肥市妇联还创新思路,推动“五个转型”,努力构建“妇联组织对妇女群众有求必应,妇女群众对妇联组织一呼百应”的良好格局。 “比如我们开展各项活动,会突破传统行政组织架构,吸引辖区各单位、各组织、各领域女性共同参与,尊重她们的意愿,让她们既是参与者也是策划决定者,提高活动吸引力。妇联组织单打独斗势单力薄,我们就对全市406位村(居)两委女性正职开展培训,争取她们对妇联工作的全面了解和支持;与农委、经信委等部门对接,谋划妇女发展项目,实现力量凝聚,服务融合。”王兴梅告诉记者。

  此外,借助“合肥女性”微信公众号平台,合肥市妇联把党的政策和妇联工作通俗化、实用化、个性化发布,不断推出在妇女和家庭中颇具影响、别具特色、温暖互动的精彩内容,增强亲和力。在全国妇联系统地市级微信公众号排名中,合肥市妇联微信公众号多次跻身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