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滨湖聚焦

传承雷锋精神 打造“志愿之城”

编辑日期:2017/3/17 11:32:37   作者:新闻中心   

核心摘要

有一个名字,永远写在春天里。有一种精神,在一代代人中传承。

今年3月5日是第54个学习雷锋纪念日,也是第18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日前,2017年安徽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日暨合肥市打造“志愿之城”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区举行,雷锋精神随着春风遍洒包河大地。近年来,我区涌现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滨湖世纪社区,“全国最美志愿者”张景兰等一批志愿模范,“滨湖帮客”、“红周六党员先锋行”等优秀志愿项目常态化、品牌化,学习雷锋精神在包河的热土上蔚然成风。

(第一段配图)中铁四局举办全国首个农民工主题摄影展 (2).jpg 

“冬日暖阳”帮助农民工购买春节返乡车票

 

雷锋精神  鼓荡信仰的力量

(第一段配图)中铁四局举办全国首个农民工主题摄影展.jpg 

举办全国首个农民工主题摄影展

(第一段配图)中铁四局举办全国首个农民工主题摄影展 (1).jpg 

关爱农民工子女“小侯鸟”夏令营参观工地建设

 

雷锋精神是什么?是助人为乐,是爱岗敬业,是艰苦朴素,是公交车上的让座,是拾金不昧的举动,是见义勇为的勇气……半个世纪过去了,“雷锋效应”持续发酵。不断涌现的“中国好人”,是雷锋精神在今天的传承;感动着全国的年度人物,展示着雷锋的时代价值和魅力。

走进位于望湖东路的中铁四局,大楼前两个募捐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用来让员工捐赠善款、衣物、书籍等爱心物资。我们希望员工能够时刻奉献一颗爱心,送到项目上、送到有需要的人身边。”中铁四局宣传部部长汪德义介绍,“三十多年来,从‘学雷锋’小组到精神文明创建评选,再到今天遍布全国各地的志愿服务项目,我们始终做着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在日前公布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中,中铁四局“关爱农民工幸福工程”荣获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工程项目干到哪,关爱农民工幸福工程就建设到哪里”。秉承着这样的宗旨,中铁四局开展了全方位的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工地网络室、图书馆等设施,对农民工开展多样化的技能培训;成立工会促进农民工积极参政议政、参与重大项目决策;农民工电影月、工地文艺汇演等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小候鸟”夏令营,带领孩子们辅导教课、参观工地、拍摄全家福,给予农民工子女爱的关怀;开展爱心捐赠,帮助困难农民工家庭解决燃眉之急。为了更好地倾听农民工的心声和诉求,中铁四局在每个项目上都设有志愿者协理员,组成专门的志愿者小组,架构起联络和沟通的桥梁,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2013年以来,中铁四局在全国共建成关爱农民工“幸福工程”105个,组织志愿者参与“幸福工程”各种主题活动3000余人次,惠及农民工及其子女15000余人,1100余农民工困难家庭获得爱心捐助。

在这其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志愿者。截止目前,中铁四局共有8名“中国好人”、1名“全国优秀志愿者”,20多人被授予省市级好人称号。2016年被评为“中国好人”覃航是一个“80后”,也是农民工“冬日暖阳”行动的发起者。为确保农民工春节顺利返乡,节前安心工作,他和他的志愿服务小组帮助农民工兄弟购买春节返程回乡的车票。此外,他还多次前往湖南宁远、四川凉山等地的山村小学走访支教,主动投身蓝天救援队合肥分队,热心公益救援事业,为他人送去温暖和关爱。覃航曾说:“志愿精神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呼吸,我不会也不能停下来。”

在汪德义看来,志愿服务是新时代下“学雷锋”最好的抓手和载体。向善的力量促使着青年人前行,同时他们也像一面旗帜引领着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

与爱同行  零距离服务一号线

 

包河区志愿服务支队 李文琦摄.JPG 

包河区志愿服务支队

市民参观志愿服务感动瞬间摄影展.JPG 

市民参观志愿服务感动瞬间摄影展

“向日葵睦邻社”“邓玲志愿服务队”“晓争孝心志愿服务队”……这些活跃在我区各地的志愿服务队伍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诉求增加,我区志愿服务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3月4日,今年50多岁的朱海燕来到了望湖城包河区志愿服务广场活动现场。自称是“南站活地图”的她,在高铁南站“红枫志愿者服务队”做了三年的志愿者,2016年度志愿服务时间达到800小时。今后,她又将多了一个身份——作为“爱同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走上地铁一号线的志愿服务岗位。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配合地铁运营公司做好站内外志愿服务,我区与地铁运营部门积极对接,主动介入,提前谋划,先后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征集服务队名称和LOGO,成立包河区“爱同行”志愿服务队,零距离服务地铁一号线乘客。

活动当天,合肥市地铁一号线“爱同行”志愿服务队正式授旗。与朱海燕一同上岗的还有包括葛大店站、朱岗站、合工大南区站、包公园站、万年埠站等6个站的10多名志愿者,她们将为乘客提供问询、引导等服务。

 “线上+线下”  志愿服务无缝对接

志愿服务广场一直以来是我区志愿服务的一张特色名片。自2012年首个社区志愿服务广场建设至今,我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志愿服务站全覆盖。2016年,共创成8个三星以上省级广场。3月4日,位于望湖城的包河区志愿者服务广场揭牌,为我区再添志愿服务新阵地。

线下阵地不断延伸,线上平台搭建桥梁。在包河区这几天的各个志愿服务活动现场,赶来参加活动志愿者们纷纷掏出手机扫一扫,关注“志愿包河”微信公众账号,登录“志愿包河”微应用平台,注册志愿者,现场报名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再扫一扫,志愿者这次活动的志愿时长记录得到自动更新。

近年来,我区创新推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借助“互联网+”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线上报名、线下参加活动,线上即时更新服务记录,实现志愿服务记录电子化、便捷化、系统化,积极开发志愿包河手机APP,逐步提升全区志愿服务工作水平。手机APP推广使用以来,我区各地利用志愿包河手机APP发布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759个,累计志愿时长52145小时。据了解,该手机APP包括活动矩阵、组织联盟、嘉许回馈、志愿排行、志愿ABC、微互动等8个栏目。其中,活动矩阵为该手机APP的核心功能,将全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有机整合,每日线上发布活动,志愿者自助报名参与活动,APP系统自动记录时长。

3月5日雷锋日来临之际,望湖社区“八小时之外”党员先锋站在滨湖春天志愿服务广场开展了“传承雷锋精神?打造志愿望湖”大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为环卫工人把脉义诊。.jpg  

3月5日雷锋日来临之际,望湖社区“八小时之外”党员先锋站在滨湖春天志愿服务广场开展了“传承雷锋精神·打造志愿望湖”大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为环卫工人把脉义诊。

“社工+义工”   志愿服务常态化

在“弘扬志愿精神、打造志愿之城”行动中,我市将通过在全市推广“社工+义工”工作机制,培养一批志愿领军人才,从而引领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争当优秀典型,进一步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而此前,“社工+义工”的工作机制已经在我区推广开来,并取得一定成效。烟墩街道滨湖明珠社区从2012年开始,便通过采取志愿服务项目微创投、社会工作技术介入等方式,形成了“社工引领义工(志愿者)开展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改善服务”的“两工联动”模式,有力提升了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化程度。

“在专业社工机构的参与和引导下,目前,社区志愿服务对接项目达到40余个,志愿服务队由10个增加到30多个,常态参与志愿服务人数由100余人增加到300余人,有效促进志愿服务在社区遍地开花。”滨湖明珠社区团总支书记葛燕萍告诉记者,七彩课堂、青少年发展以及幸福孕妈妈等项目普遍受到辖区居民的欢迎,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社区也培养了一批志愿领军人才,组建明珠护卫队义务巡查小区安全的退休老党员陈佩玲、以自己的理发手艺开展爱心服务的巾帼志愿者严彩霞等,他们热心社区公益活动,致力于社区环境改善,切实发挥了志愿者的典型示范带头作用。

“通过社工介入,对社区各类志愿服务资源进行专业整合、培训、管理和综合利用,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规范、有序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近400个,并逐步过渡到在社区有备案管理,能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且有服务目标、服务特色的规范性社区社会组织,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积极性,有效补充了包河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不足。”包河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

(综合 夏明静 洪婉清)

3月8日,方兴社区服务中心联合市中心血站在滨湖康园小区南门北广场开展无偿献血公益活动,号召居民献出爱心,争做“有温度的方兴人”。据统计,现场共计130人成功参与无偿献血,献血量达36700ML(包含稀有血型400CC)。(史玉琳摄).jpg   

3月8日,方兴社区服务中心联合市中心血站开展无偿献血公益活动,号召居民献出爱心,争做“有温度的方兴人”。现场共计130人成功参与无偿献血,献血量达36700ml。